农机展60年历久弥新的秘密:永远面向需求、面向技术、面向未来

导读:2020中国国际农机展成为了今年世界范围内唯一举办的农机大展,也是世界罕见走过60载春秋的农机展会。 何以如此成功?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涛直言,根本原因在于它契...

  2020中国国际农机展成为了今年世界范围内唯一举办的农机大展,也是世界罕见走过60载春秋的农机展会。

  何以如此成功?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涛直言,根本原因在于它契合了整个行业受众的真实需求,“我们永远面向技术,面向需求,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

  中国国际农机展与时俱进地契合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在提高农业的效益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期待是找出一条既可以实现节约资源、注重实效、产品安全的目的,又可以满足不同方需求的农村农业发展之路,即我们所谓的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农机展的农机设备也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提质增效的发展大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几年展会的一大变化是,除了果蔬类机械展品,花生、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也已经成为了农机展上的常客。今年展会上,除了传统大田作物机械外,畜牧养殖机械、草牧业装备、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果蔬茶机械、马铃薯和花生机械、养蜂设备、水产渔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肥料农药、灌溉设备、农田建设机械等更加吸引眼球。

  “我们在做未来,而不是在做当下”,在谈起农机展的未来,陈涛也在勾画出一张蓝图。首先要紧紧盯住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政策的趋势和导向。过去以粮为纲,现在经济作物开始突飞猛进,农机展的机械设备也要符合这个趋势。第二,紧紧抓住农村的变化,包括厕所革命、环保清洁、乡村治理等,这些最终都要靠机器来实现。第三,紧紧盯住技术和科技,未来的大方向是无人农场、绿色环保、绿色农业、科学种田,这些最新潮的设备都在我们的农机展上有所体现。

  面向需求,与时俱进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0国际农机展)11月13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今年的主题为“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今年农机展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中外展商1800余家,包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展团的近百家企业。预计专业观众12万人次。

  80个类别的展品涵盖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设备;30场高端会议活动,涉及畜牧业、果蔬茶、植物保护、智能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分析、扶贫论坛、国际农机贸易峰会、机器人大赛、行业年度大奖颁奖、现场演示等内容;同时打造“线上展会”,让受众在云端也可身临其境,主办方还邀请了50家影响力较大的“三农”新媒体“大V”,借力新媒体加强与场外观众的互动,围绕不同展区的头部企业,通过视频、图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向终端用户传播新产品、新技术。

  受疫情影响,今年参展的人数虽然不及往年,可是却意外地获得“好评如潮”。一名参与农机展的展商对记者表示,“别看今年人少,但是来的人都特专业,聊得很透,质量高得不得了。一个技术问题能和你聊一上午,这个机器耕地有什么问题、入土角度不对、马力匹配多少时会使不上劲,各种技术环节都能和展商深聊。经销商几台机器弄不利索,在展会上也都一下子搞明白了。”

  究其根本,陈涛认为,展会聚集了生产全链条的企业、设备、技术、农户、经销商等,所有的需求瞬间解决了。农机展缩短了经销商、制造企业、用户对农机的认知,获取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成本非常高效。举个例子,我今年请了4个种马铃薯的农户过来,每个人都种1万亩以上,这些农户说在每一个机械环节操作当中,他们都遇到了很多困惑,比如机器的问题、技术问题、偏转角的问题、马力问题等等,怎么解决?有没有别的机器替代,或者怎么获得厂家的支持,农户忙起来他哪有那么多功夫,只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来解决,所以他们就跑到农机展来了。

  契合市场的需求,这个真实需求是什么,陈涛也有非常敏锐地观察。除了兵团和农垦之外,农业农村生产的单元不论是单个农户还是合作社,规模都非常小。面对农机这么大的市场,单个的农户无法获取机器设备和技术的知识,形成巨大的信心鸿沟。合作社、联社或者农业公司这些综合性服务的组织,也迫切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比如100种品牌和型号的拖拉机如何选择,即便是经销商也无法在一个村里或者县里了解到国内国际所有工厂的产品和技术特征。

  一名参展的经销商表示,一年销售额也就几百万,不可能什么机器都拉回去村里卖。农机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需要拖拉机,有哪些品牌和型号,各种产品的使用技巧和性能,几个到场的厂家一对比,一天的时间就都摸清楚了。

  一名到场的经销商在逛完了一天的展会之后,欣喜地发现了更多适合当地的生产机器。“以前村里不种花生,现在该种经济作物都种花生了,村里人都打工去了没人收,这次来农机展花生收割机专区调研了一遍,比我一个个出差跑河北、河南、山东的企业强多了。”

  过去,农机展卖得最好的产品是拖拉机和收割机。未来,陈涛预期,农村经济类作物——花生、芝麻、甘蔗、棉花类,以及果蔬类的农机产品会更为畅销。

  农机展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陈涛直言,“核心是党的支农政策导致了农业生产群体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国家不断地投入、不断帮他们买农产品、不断地提供补贴,农村的生产群体长得很快,所以农机的需求就释放出来了。加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现在没有人干活了,机器的需求很旺。”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农机业协会最早研究玉米收获机损失率12%,结果农民嫌损失率太高都不乐意,一斤粮食都不愿意少。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农民也有更多地收入来源,种地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也就不去那么计较损失率了。

  这届果蔬展燃爆了

  为了让展会更契合农机展的需求,2017以来,中国国际农机展设立了果园、蔬菜机械展示专区,参展用户和经销商可以轻松地逛展区,而且很容易对比各家的产品,再确定购买意向。在2017年之前,蔬菜类的机具都是分散参展,有需求的用户只能“偶遇”蔬菜机具。

  今年的果蔬专区,无论是展馆面积抑或企业数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相比往年,此次前来参展的企业数量增加了14%,为国际农机展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积累用户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产销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呈缓慢增长趋势。2018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0438.94千公顷,同比增长2.29%。

  然而,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67%,但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却不高,而且种、管、收三环节还有诸多难点和问题。为解决我国蔬菜及薯类机械化“短板”,提升机械化程度,11月14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联合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了以“高效农机化主推技术助力乡村产业富民”为主题的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培训班。

  本次演示活动环节,来自国内外蔬菜及薯类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等全程机械化30多台套专用机具和配套拖拉机进行了田间作业演示。

  耕整地和种植环节,山东华龙、东风井关、上海康博实业、英国史丹希、青岛洪珠等企业分别演示了红薯移栽机、精密蔬菜播种机、马铃薯种植机等产品;收获环节中,韩国璟田、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武汉农科院引进的好泰克、东风井关、山东玛利亚则展示了 萝卜收获机 包菜收获机 叶菜收获机、大蒜收获机的收获效果。

  很多现场观众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蔬菜薯类机械集中演示,来自河南新乡的王先生这次就是专门来看蔬菜机具的,他家中500多亩的蔬菜大棚,每到移栽的时候都要雇很多工人,而且作业效率也不是很理想。“工人工作一天需要经常弯腰,早上精力充沛,移栽的质量比较好,可到了下午,移栽质量就明显不如上午了,而且1个人一天下来只能完成两亩多地。希望以后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演示活动。”

  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一款叶菜收获机械还带有工业互联网标识。目前阶段,通过手机扫码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培训和学习,工厂提供的培训视频、三包手册,使用说明书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相关的产品,同时借助云平台可以很快的知道机具的使用的实时的位置,并开展实时辅助三包;对于智能机具,例如无人插秧机,无人收获机械通过通信网络信号和接入导航卫星信号可以获取更多实时信息。

  上海达汇农业机械设备公司带来了果蔬全程机械化的解决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智能化的水果分选系统。从进料开始就是机器人操作,然后通过 RF-ID 托盘收集待选果的状态,保证水果进入选别系统前的标准化检测,然后通过高清晰彩色相机、称重仪、可见光和近红外技术对待选果进行表皮、 重量、体积、顔色、缺陷、糖度来进行分级。这款产品是根据中国果品的原物特性及各种包装、流通现况提供的选果机系统,可对桃、梨、苹果等各种水果进行选别,可以全年常规使用,在农忙季节能够 24 小时运营。

  另外在叶菜机械方面,上海达汇在参与了上海地区几年的“机器换人”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年展会上亮相的高密度叶菜移栽机,1.2米的宽幅,8行作业,株行距可调节,自走式设计一台机械的作业效率可抵得过20个人工。研发的镇压起垄铺膜机及绿叶菜收割机,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多品种绿叶菜的整地与精准收割。

  农机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的效益,让中国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现在从农产品的价格被不断推高,早年间大米的价格在1块上下,现在超市里的大米价格一般分为三档——1元、5元和10元以上,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大米的到岸价才1元多。对标这些东南亚国家,中国正在失去自身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农机来提高生产力来弥补。

  “我们在做未来,而不是当下”

  农机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个时代背景,是国家对农业的持续投入,以及中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国家会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中国耕地面积不足,能产出好的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太小,人均太少,而同时牛和人争地的矛盾凸显。有限耕地基础上农业需要高产,而农村有面临劳动力缺乏的窘境。过去我们以牺牲品质来增产,现在更推崇绿色环保。

  具体来说,这些变化体现在,比如,原来10个人种地,现在可能只剩下3个人了,无人驾驶依靠大数据的支撑能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养殖业的技术革命,比如一个温氏股份改变了中国养鸡养猪的面貌,现在完全是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养殖;现在更提倡科学种田,依托大量农业数据,耕地、种植、收获的环节都会发生很多变化。这种技术引领下的趋势变化,正如陈涛所言,是未来农机展要紧盯的。

  这些在今年的农机展已经有所体现。畜牧板块是今年国际农机展的一大亮点,在原有畜牧展区的基础上,今年主办方将畜牧业概念全新升级为中国种养结合装备展示系列活动,着重诠释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构架。

  畜牧展区5000平米的智慧农场中,主办方花费10万元打造了一个未来牧场,集中展示国内领先的牧场成套智能化设备解决方案。同期畜牧论坛中,主办方不仅为观众带来最前沿的畜牧业装备技术,还专门邀请了500余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以及种植和养殖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饲草、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体系的全套解决方案,助力“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印象里,灌排只是把水浇灌到作物,或是把田间多余的水排出的简单操作。但实际上,灌排是一项与农艺、农技、农资、农机都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在2020中国国际农机展上,主办方无论从产品的丰富度还是智能化的提升,都为灌排专区补充了新“能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题,在增加了产品品类的同时提升了灌排设备的科技含量,全新升级灌排设备专区。该专区汇集了多年专业从事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高效节水灌溉的产品生产、研发、工程施工以及销售的企业,产品包括滴灌带、管、水带、卷盘式喷灌机以及大型喷灌机,各种管材、管件、农用配套水泵、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及智能灌溉系统。相比去年,虽然参展的企业与展区面积基本持平,但是专区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实现了新高度。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是我国农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这次展会上发布了三款新品,“100马力无人驾驶轮边电机拖拉机”,着重从无人驾驶、分布式电控策略方向实现突破,简化传动系,提高传动效率;“8-12kg/s多功能联合收获机”,以全液压驱动的方式实现对行、间隙调整的自动化,并通过快速更换割台实现对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多种作物的联合收获;“农机装备数字化研发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解决数字化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等重大问题,有效地缩短农机装备创新设计周期,加速农机装备创新迭代优化过程。

  同时,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也在展会上亮相,它在“超级拖拉机I号”基础上,中国首台基于5G,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特点是与“超级拖拉机I号”充电两小时相比,它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加氢完毕。24小时待命,随时可以继续工作,更快速、更清洁、更节能。使用5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实时感知整车运行状态及周边作业环境,通过5G具备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实现真正的农业无人化。

  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未来牧场等展品的亮相,凸显我国在农业机械科技、制造方面逐步走向世界前列的标志。而且由于国外诸多农机展的停办,许多企业都选择在本次展会上发布和展示代表着国际顶尖水平的农业机械产品,使得今年展会的观赏性大幅提升。

  “我们在做未来,而不是在做当下”,在谈起中国国际农机展的未来,陈涛也在勾画出一张蓝图,并表示要要紧紧盯住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的变化,以及技术和科技的变化。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新闻农业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
分享:
上一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培养高素质农业经理人,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首农食品集团成功引进PIC曾祖代精英种猪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